王恒山博士教授
基本介绍
200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任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06年11月赴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访问。获广西“特聘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天然药物与功能食品助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主任。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手性化合物分离分析和药物的结构改造研究。
先后主持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以及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项目等其他省部级、厅级课题14项;以第三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共在Nat. Commun.、Sci. Chi. Chem.、Org.Lett.、Green Chem.、Chem. Commun.、J. Med. Chem.等化学和药学类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引用4530次,H指数45,单篇最高引用频次180次;参编英文专著1部。获得广西自然科学/科学进步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获1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部分新产品已被美国Sigma-Aldrich等公司采用。在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5次。已培养博士7名、硕士70名。
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专家库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广西化学化工学会专家库专家,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河北省杂环化合物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西科技界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广西植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委和Chem. Sci., J. Med. Chem., J. Nat. Prod., Adv. Synth. Catal.,J. Org..Chem., Eur. J. Med.Chem., Phytomed., Phytochem., J. Med. Food., Pharm.Bio., New J. Chem.., Molecular Nutrition&Food Research等20余种SCI刊物的特约审稿人。
教育背景
1996.9–2000.6, 兰州大学, 生物化学, 博士, 导师: 王锐
1987.9–1990.7,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植物化学, 硕士, 导师: 杨海荣
1983.9–1987.6, 兰州大学, 植物生理, 学士, 导师: 郑海金
工作经历
2010.6-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12-2010.6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00/07-2004/12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研究员/副教授
1990/07-1996/06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荣誉及奖励
(1)广西“特聘专家”(2018)
(2)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7)
(3)潘英明、王恒山、王迎春、崔飞虎、李玖零、谢屿阳、钟平富,叠氮-烯经的点击化学新体系与含氮功能分子精准合成新策略,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023年
(4)梁东、王恒山、覃仁俊、陈力健、石伟、樊化、潘其明、毛丹翎、刘涛乾、张斌,山豆根等壮瑶药活性成分与质控技术及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
(5)王恒山、潘英明、梁英、陈振锋、张业、徐艳丽,若干绿色催化体系在五元氮杂环药物骨架构筑及手性氮碳磷键侧链修饰中的应用,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
(6)王恒山、潘英明、赵书林、梁英、王凯、何春欢,特色桂药抑制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功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与应用,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2年
(7)潘英明、王恒山、吴强、黄宇平、杨韶平、张业、王迎春、陈键泉、黄晓超. 松香手性产品深加工技术及其生产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
(8)方显明、谢金鲜、覃振林、方兴、王恒山、唐友明、兰树彬、欧阳熙林、韦斌,广西特色壮药经血宁胶囊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
(9)赵书林、叶芳贵、卢 昕、田建袅、李舒婷、王恒山,微流控芯片和毛细管电泳新方法及其在单细胞和体液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
(10)赵书林、李舒婷、王恒山等,毛细管电泳新技术及其在生物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
(11)张业、义祥辉、覃雯、潘英明、王恒山、程忠泉、陈力健,基于白藜芦醇骨架改造的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4年
(12)邱建华、沈星灿、梁宏、赵书林、梁毅、王恒山等,《高师院校化学一流专业“一核心两主线三保障四途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