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依托单位是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被广西科技厅确认为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8年获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获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6年获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广西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广西民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的“西南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瞄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药效物质基础科学问题,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大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以药用资源化学和无机药物化学研究为基础,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致力于广西及中国西南地区的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主要开展药用资源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药用资源活性先导物及其金属药物化学、药用资源药效物质转运系统与药物载体研究等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
近五年来,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3项,总经费共95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仪器专项1项。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收录430多篇,TOP期刊100篇,JCR一区88篇,二区180篇。其中,已在Chem., Sci. Adv., Nat. Commun., Nat. Commun., Chem, J. Med. Chem., J. Am.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Mol. Pharm., Green Chem., Org. Lett., Chem. Eur. J., Inorg.Chem., J. Org. Chem., Anal. Chem., Dalton Trans., Eur. J. Med. Chem.等影响因子3.0以上的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50篇,在影响因子10.0以上的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篇。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包括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广西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4项、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56项。引领化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1%的学科范围,并在1%范围的机构中排名0.55‰(792/1449)在进入ESI1%的中国大陆机构排名104/191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凯先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广西科协副主席梁宏教授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5人,其中博士44人,博士生导师23名,教授及研究员共29名;团队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广西院士后备培养工程人选2名,广西“八桂学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名,广西优秀专家3名,“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名,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广西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广西高校“百人计划”人选2名。有“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4个。实验室面积90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1.1亿元药物化学专业配套仪器设备,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物化学技术平台,具备了承担广西乃至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能力。
实验室建立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佛罗里达州国际大学、法国国家科学中心、莫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及专家团队的长期合作关系,相关团队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合作。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和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开展广西重要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为广西医药制造业千亿元产业提供重要的科技和技术支撑。